新闻中心

Hengwang News

江北新区出台“创新创业十条” 最高资助1亿!我要去星智汇创业!

星智汇商务花园,一个位于江北新区核心地带的褐石商务办公空间,正以地铁口、低密度的独特姿态,为入驻客户提供一站式便捷商务圈,引领江北繁华。就在前不久,江北新区又迎来重大利好。

近日,南京江北新区宣布出台促进创新创业十条政策举措。这是国家级江北新区获批一年多来首次出台的重磅创新创业新政。目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快建设自主创新先导区和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基地培育“4+2”现代产业集群更大力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罗群在通气会上详细解读了含金量颇高的“十条”新政。

1.人才顶尖团队有望获亿元资助政策

一:集聚高端人才资源。实施“创业南京计划”;海内外顶尖人才团队中符合国家重大产业科技战略和新区产业规划的项目,最高可获得1亿元综合资助;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建设人才公寓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审核后给予减免租金,并提供优质生活配套服务。“集聚高端人才资源”位列此次出台的“十条”新政之首。该政策对高端人才团队的支持力度空前。目前国内省、市一级对引进人才的资助金额一般在一两千万左右,深圳市曾给予高端人才团队的资助最高7000万元。
江北新区目前已开展了人才公寓建设。其中,浦口区建设的盛景华庭南苑位于江浦街道,临近地铁10号线,共有1526套人才公寓,均是精装修房,可拎包入住。六合区的人才公寓位于复兴路,分为单身公寓和套房,可入住330户。
2.载体最高可获3000万支持政策

二:引进和发展研发机构。吸引国内外重点高校院所、知名跨国公司、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等设立研发机构和研发总部,可分阶段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对落户新区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所属科研机构给予一次性500万元支持,用于引进高端专业人才。

▲创客·星智汇

政策三: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业载体建设。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分阶段给予100万元至300万元支持。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运营方发起设立不少于300万元的种子基金,鼓励运营方为初创企业提供办公用房、融资支持、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全方位服务。
今年4月,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落户江北新区。根据此次出台的新政,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所属科研机构落户新区将获得一次性500万元支持;对其实施并落户新区的重大产业技术研发项目,新区还将按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支持力度,给予1:1配套经费支持。
此外,新政明确对不同层级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分阶段给予100万元—300万元支持。

3.企业每年配5000万元科技创新劵政策四: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每年安排5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劵,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向高校、科研院所、相关科技平台购买科技服务、科技成果以及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相关科技创新支出。 政策五: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符合条件的入库企业,按照其入库前一年研发支出10%的比例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其认定前一年相关研发支出20%的比例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新区对科技企业的扶持涵盖企业成长的全过程。在初创阶段,通过支持孵化器、众创空间,安排科技创新券,给予他们全方位的服务;在成长阶段,有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入选后备库和评上高新技术企业的,都将给予研发补助。

4.产业将设10亿元科技创新基金政策六:建设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设立10亿元的科技创新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联合创投机构对创新企业进行共同投资;扩大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政策七:加快科技服务集聚区建设。重点支持科技服务骨干机构集聚,构建贯通产业上下游的科技服务链。对新引进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经审核给予两年房租补贴,每年最高可给予50万元奖励。

5.改革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改革试点政策八: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建设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开展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综合管理改革试点;设立知识产权法庭,统一受理、就地办理新区相关知识产权案件。 政策九: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企业登记注册流程,降低创业门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提高审批效能。 政策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开展先行先试,支持政府首购或订购创新产品和服务,探索企业研发准备金、股权分红激励等试点,为南京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城市、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新区建设探索经验。

据了解,该政策制定后随即将制定详细的细则方案,明确负责人,并将政策落实给每家相关的企业。

(来源:南京市投资促进中心   编辑:阮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