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生活已经成为了现实生活的延伸,考虑到我们花了越来越多的时间对着一块屏幕喜怒哀乐(不晓得为什么现代人在网络的催化下变得越来越孤独,人艰不拆),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难保不会留下像实物资产一样丰富的数字遗产。
你准备怎么处理这些数字遗产?
美国FBI想让苹果公司解锁枪击案罪犯的苹果手机(虽然最终它们也没有依赖苹果公司的力量),意大利一位名为 Fabbretti 的建筑师也想让苹果解锁自己儿子的手机。
这位父亲的儿子刚刚过世,悲伤的父亲给苹果CEO库克写信,表示希望解锁儿子iPhone,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儿子生前存在手机里的照片,作为留念。
他的儿子于2007年被领养于埃塞俄比亚,在一次滑雪事故之后被诊断患有骨癌,在接受了一系列的手术及化疗之后,他依然没能逃脱死亡的厄运,年仅13岁。儿子在弥留之际一直在使用iPhone6。
既然生活已经一半在线上,是时候考虑一下谁来继承你的Kindle电子书和APP Store应用了。
很多人畅想过老了以后的场景,“当我们老了,看到QQ上的好友头像,一个又一个地变成灰色,或许再也不会亮起来”,当然,大家的讨论大多是属于生活中的一种煽情调侃。
但微信、支付宝和QQ都有“钱包”功能,并且有相关的理财产品。假如有一天,你发生了意外,那么你放在“钱包”的钱该怎么办?又该如何继承?
很多网络虚拟财产的最终所有权都流向了网络供应商的口袋,比如腾讯规定,微信和QQ的所有权归腾讯所有,用户只有使用权。如果QQ号码3个月没有登录,会自动注销,号码归公司所有。
《支付宝服务协议》规定,支付宝账户不可转让、不可赠与、不可继承,但账户内的相关财产权益可被依法继承。在决定不再使用支付宝账户时,可以将账户内的可用款项全部提现或者转账到其他账户,并按照支付宝规定流程申请注销账户。
由于网络虚拟产品的遗产继承问题比较复杂,至今还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法律界目前仍无定论,有些法学家认为是可以继承的,但有些则认为不可以。目前,主流的观点是依照《继承法》,对具有人身性质的网络遗产不可以继承,如个人聊天工具QQ、MSN、网络ID等。而没有人身性质的网络遗产则可以继承,如网上店铺、作品版权和游戏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