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下午,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南京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参加审议,对南京的工作提出了四点期望。其中提出,需要在江北新区建设中打开新空间,真正把江北新区建成南京新的发展极。
全力打造江北成为南京新的发展极
此次罗志军再提将把江北建设成为南京新的发展极,也是体现了政府领导对于区域发展的决心。
南京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12月27-28日举行,会议描绘了未来5年南京发展蓝图,确立了明年发展目标。南京市委提出,举全市之力建设江北新区,江北新区发展速度和质量必须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早在,2015年7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南京市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行动计划》。其中明确了江北新区的定位,将其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试验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示范区,并将以江北新区为重点打造城市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江北为什么能够成为新的发展极?
①宏观政策
在2015年11月,省委书记罗志军主持会议就提出,突出创新主攻方向,注重整体推进,加快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努力建设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现代化建设道路。
②招商引资
2015年12月3日,江北新区在南京市“十三五”发展商机(北京)推介会上抢了风头。当天推介会上,共签约项目55个,预计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3000亿的投资大蛋糕中,江北新区占了2000亿,共23个,占总投资额的62%。其中江北新区管委会的7个项目投资1500亿,占总投资的46%。
③交通利好
2016年,纬三路、纬七路隧道同时免费开通,成为南京城市发展史上重要的一个里程碑,而成为原本阻碍南北平衡发展的天堑——长江也不再是问题,江北迎来新的发展的机遇。
除此之外,江北还规划了4条地铁,16条有轨电车,包括轨道交通4号线、轨道交通11号线、轨道交通15号线和宁天城际线,轨道交通站点8处。据江北新区负责人表示,十三五”期间,将着力推进长江五桥、地铁4号线二期、11号线一期、宁天城际二期建设,研究建宁路过江通道、汉中路过江通道的建设可行性,并适时推动建设工作。
④民生基建
江北区域成功晋级成为国家级新区之后,区域板块规划也是不断提高,一改此前江北“脏乱差”的情形,学校、医疗、保障房等建设有序推进中。
值得注意的是,1月8日南京规划局公布的《南京绿水湾湿地公园概念总体规划公众意见征询》显示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滨江南段,总长度约11公里的绿水湾生态湿地公园或将投资超过50亿元,成为高标准湿地公园。
未来南京发展极什么样?
根据此前,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显示。
①“十三五”时期,江北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必须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②高新区的自主创新政策与成果覆盖江北新区全域,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基地。
③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到2020年建成3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④江北新区成为绿色新区、智慧新区、人文新区、宜居新区。
⑤江北新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改革创新试点示范政策的集聚地和试验田。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志军对南京的工作提出了四点期望。
首先,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围绕中央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个方面重点任务,多方结合、多方施策,拿出实招硬招,确保见到实效。
第二,要突出重点构筑新优势。南京要认清所长,突出重点,做优强项,把城市资源禀赋的优势转化为转型升级的动力。在把握优势的同时,也要克服短板。要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当好大枢纽,在江北新区建设中打开新空间,真正把江北新区建成南京新的发展极。
第三,要保护环境建设新家园,不仅要铁腕治霾,水污染治理也不能放松,要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第四,实现新开局、构筑新优势,干部的工作作风至关重要,南京各级党组织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把班子建成作风过硬,同时能够带领干部打胜仗、打硬仗的队伍。同时,要发挥正面激励的作用,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
星智汇商务花园位于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核心,占地约50亩,总建筑面积约14万㎡,其中地上约10万㎡,地铁三号线星火路站出站即达,更临近门户枢纽——南京北站,距纬三路过江隧道不足20分钟车程。
星智汇,以低密度物业形态为主,为精英客户提供定制化独立办公空间,更以国际视野汇集办公、购物、美食、休闲等全方位、立体式业态。
目前,星智汇商务花园正在火热招商中,欢迎来电咨询。